2023.02封面报道 || 乡村小规模学校在地化教育思考与实践
导读
乡村教育面临教师和学生流失、教育教学质量下降等难题,必须转变发展理念,实现发展转型。在地化与生活化是乡村教育适应时代发展的一种可能路向。基于这一理念,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城川镇大寨小学充分利用“平凉金果”的区位优势,开发与实施具有乡土特色的“苹果谷”校本课程,建设“小而优、小而美、小而精”的乡村小规模学校。本刊从不收取任何审稿费、编辑费、版面费
乡村是中国根,教育是民族魂,只有把根扎深,才能把梦做大做实,只有重构乡村与学校的文化,才能实现乡村振兴的中国梦。散落在一个个自然村落里的乡村小规模学校,是乡村孩子家门口的学校,是乡村孩子梦想起航的地方。乡村小规模学校应该充分利用当地教育资源,因地制宜地实现特色发展。然而现实却是更多的乡村小规模学校一味地模仿城市办学模式,以城市化的标准去衡量办学质量的好坏,这便忽略了乡村小规模学校自身所具有的优势,结果造成学校教育内容疏远乡村生活实际,远离儿童生活经验,教育教学质量不尽如人意。
乡村小规模学校如何充分挖掘本土教育资源,实现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和在地化,走出一条自我发展的特色之路?正是基于对这一问题的执着探寻,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城川镇大寨小学充分利用在地资源,开发与实施具有乡土特色的校本课程,力图发展“小而优、小而美、小而精”的乡村小规模学校。
回应现实,探寻新乡村教育的可能路向
1. 乡村社会发展呼唤乡村教育转型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和现代大型机械化合作社模式的运营,传统的农业耕作已渐渐淡出历史舞台,传统意义上的乡村正在悄然改变。城镇化发展催生了新农村建设,也催生了农民的分化转型。同样的,传统意义上的乡村教育也迎来危机和挑战。
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对于乡村教育的大力倾斜与扶持,加之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乡村教育设施焕然一新。但是,我们看到乡村学校教育设备及硬件设施的大力改善,并未带来乡村教育的复兴;公益机构和个人的努力也只是带来极小的一个个点上的改变,亦未能让乡村教育有多大改观。乡村教育仍然面临着重重危机,教师和学生不断流失、乡村教育质量堪忧、乡村教师和学生的身份认同感低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乡村教育的发展。
传统乡村教育正在重重危机中逐渐凋敝或消亡。因此,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依靠简单而肤浅的缝缝补补不可能解决乡村教育面临的根本问题。乡村教育发展的关键在于教育之道,即转变乡村教育发展的理念。
2. 在地化是新乡村教育的一种可能
乡村教育要想实现弯道超车和价值创造,就要打造一个有自己特色和吸引力的“学习场”。在地化与生活化是乡村教育适应时代发展的一种可能路向。学校要选择孩子身边熟悉的、触手可及的、生活中真实的乡土资源,用以培养乡村孩子的思考力、生活力、幸福力。陶行知先生早年就提出了生活教育理念,认为乡村教育就是要“建设适合乡村实际生活的活教育”,[1]乡村生活本身具有教育意义和教育价值,这与在地化教育具有异曲同工之妙。所谓在地化教育,就是将教育与社区、地方等建立联系,扎根当地特有的乡土文化资源,尊重与联系乡村孩子的生活经验与体验,并将其引入乡村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发挥地方乡土文化的育人价值。正如学者刘铁芳所说,“乡村教育问题的出发点是乡土价值的激活与重建”。[2]在蕴含丰富乡土文化资源的村落中,山川河流和鸟语虫鸣都是生命、智慧和艺术成长的沃土,也是教育发生的最佳场所。
扎根乡土,探索实施在地化乡土特色课程
基于生活的乡土课程,促进“乡村教育在地化”的乡土课程实践,就是建立在乡村、学校、儿童三者相互联结基础上的教育实践。它既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将学生对真实世界的关切与求知的活力结合起来,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真正的公民精神,激励学生尊重生活、向往生活,为生活而努力奋斗。
1. 联结在地生活,基于“苹果谷”课程构建乡村教育生态
借助“平凉金果”的区位优势,大寨小学联结孩子的在地生活,秉持自然生态教育理念,将“苹果元素”渗透到学校生活的每一个环节,构建起包括小苹果德育、小苹果美术、小苹果食育、小苹果科学、小苹果经济等课程内容的“苹果谷”特色校本课程体系。在推进乡土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实践融入整个乡村生活和乡土文化,由此构建了新型乡村关系和全新的乡村教育生态系统。
与此同时,我们以“相信孩子,相信自然生长的力量;遵循自然规律,真实成就生长”为信念,借助苹果元素把抽象的意向具体化,在为学校发展聚魂的同时,引导孩子喜欢并认同脚下的土地,让家长、教师从中看到希望,让新时代农村小规模学校蓬勃发展成为可能。
2. 融入乡土文化,以在地化课程实施滋养现代乡村少年
其一,以小苹果德育课程涵养人格。小苹果德育课程旨在让学生从苹果故事的演绎中汲取成长的营养,逐步形成良好人格。学校以苹果为载体,开展了系列德育课程与活动。从世界的苹果到家乡、校园的苹果,孩子们由远及近、由抽象到具体,从不同的“苹果”故事中汲取不同的营养与智慧。例如:我们基于家乡的苹果,引导学生通过“致富果”讲述人与经济、生活等之间的关系,通过“生态果”讲述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关系,等等。此外,在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时,我们还通过评选理念果(德)、经济果(智)、体育果(体)、艺术果(美)、行知果(劳),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其二,以小苹果美术课程培养创新思维。该类课程旨在以苹果为媒介提升学生的美学感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用大自然的力量启迪学生认识自我、认识家乡。除了美术课上的学习,小苹果美术课程还以主题活动的方式实施,如通过纸片插接苹果树(小组)、苹果园里的石头画等丰富多彩的立体设计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在活动中,孩子们用不同的工具画苹果,用不同的材料和方法做苹果,拿着苹果作品去田间对照观察……从抽象到具象,从观察到思考再到表达,从教室到田间再到教室,从人文到科学再到艺术,这样的美术课程打破了时空界限,促进了师生交流、生生交流、亲子交流、人与世界的交流。
其三,以小苹果食育课程激发创新创造。我们以苹果作为原材料烹制各种饮食,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课程学习。到目前为止,大寨小学已经开设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食育课程,如制作苹果干、苹果饼、苹果醋、苹果派、苹果酒、苹果酱、苹果鸡蛋饼等。其中,在“烂苹果的高光时刻”这一主题的学习中,孩子们将有瑕疵的苹果进行再造,创造出外形精美、形式多样、口感美味的新品种,真正体验创新创造带来的价值感与获得感,感恩、勤俭节约等传统美德在别开生面的食育课中潜移默化地得到传承。
其四,以小苹果科学课程提升素养能力。我们探索开展“苹果是这样变红的”“秋天的影子”等与科学课融合的特色课程,以此培养学生的学科知识融合应用能力和适应未来社会的核心素养能力。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苹果酵素口感探究”科学课是基于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而设计的,如苹果酵素是怎样做成的?苹果酵素有哪些功效和作用?苹果酵素是什么味道?怎样制作苹果酵素?如何将自己制作的苹果酵素推荐给别人?等等。在这些问题的引导下,一门别样有趣的科学课开始实施落地。孩子们通过了解、观察、品尝、制作、推销苹果酵素以及设计广告语等活动,激发了兴趣点,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同时提高了表达能力、思辨能力和创造能力。
其五,以小苹果经济课程感知社会生活。小苹果经济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在参与苹果从生产到销售的过程中,感知真实的社会生活,理解人类经济活动的规律,了解投入和产出、决策和管理的相互依存关系,从而为学生的社会生活做准备。根据苹果生长的周期,学生在春季学期中有施肥、疏花、点花粉、疏果、套袋等实践,在秋季学期中有覆膜或铺沙、采摘、运输、储藏、修剪等实践。在苹果销售环节,我们主要以时下流行的直播带货形式开展,其中最受关注的是清华大学学子携手大寨小学的孩子们直播带货的活动。2020年10月,清华大学的学生们找到大寨小学,经过多次线上讨论,最终以直播带货的形式寻找到一条“如何将家乡苹果卖出好价钱”的销售途径,其中包括市场调查、成本核算、包装设计和收益分配等环节。在师生和社会各界的合作下,学生们还体验了很多类似活动,小苹果经济课程的主题也得以持续不断地扩展延伸。
守望未来,探问乡村教育在地化实践新思路
“苹果园里的村小”在还孩子一个快乐童年的同时,也在促进教师过完整的幸福生活。为了让更多的孩子找到自己的兴趣,自主生长,从这片希望的土地上生长出面向未来的力量,近年来我们不断探寻乡村小规模学校实施在地化教育的路径,并形成了如下思考。
其一,以“相信孩子”为根本。2020年,大寨小学在多年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相信孩子,一起生长”的办学理念,摆脱了牺牲奉献一方的陈旧教育观,走向共同的理想之路。我们认为,“相信”是基础,“一起”是价值;唯有“相信”,才能“一起”。教育的本质是生命,教育的目的是创造生命价值,这其中包含着学生和教师,也包含每一个社会人和每一个社会机构;乡村教育不是必须教给孩子什么,而是要和孩子一起经历、一起创造,而这一切都必须从相信孩子开始。因此,我们鼓励教师和孩子一起学习、一起体验、一起生长,从而更好地满足新时代的需求。
其二,以满足主体“需求”为导向。乡村教育的发展,需要关注不同相关主体的需求,且必须融合需求、搭建平台,促进良性发展。在一所农村学校,不同生命个体的需求是迥然不同的。学生需要的不仅仅是学习成绩,还需要有趣好玩的学习方式、亲密的伙伴、快乐的童年等;教师需要的是轻松地把工作做好,有职业成就感,能晋升职称;家长需要的是孩子学业水平的提高和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以适应社会发展。因此,我们就以贴近生活的乡土课程的开发为平台,引领孩子们在广阔的天地间实践探索,支持教师开展基于乡土资源的课题研究,让家长看到孩子的变化与发展。这种基于人的需求的教育和管理,改变的不仅是学习方式,更重要的是建立一个联合发展的契机。
其三,以贴近“生活”为指南。贴近生活的教育实践,其价值不是乡土,也不是特色,而在教育,是教育的回归,是回归生活的美好。贴近生活的教育实践是为了解决我们最核心的需求,让孩子的综合素养大幅度提高,让教师工作充实而有成就感。当然,这更是实践个体不断反思、修正、生长的过程。贴近生活的乡土教育实践是一个广泛的概念,也是五育融合的综合体,它存在于学校,也存在于家庭,既在课堂内又在课堂外,它无处不在,也无时不在发生。贴近生活的教育实践,小而言之,就是一次美好的生活体验,是一次自我生长的契机;大而言之,就是回应生活、回应儿童、回应发展,是“中国梦”的播种和真实践行。
其四,以“联盟”协作为保障。新的乡村教育已经不单是乡村的事,也不单是教育主管部门的事,而应是以教育需求为平台的多元联结。乡村学校要善于利用政府、高校、科研机构、社会团体等多种资源服务于自身发展。基于此,2017年9月,在平凉市教育科学研究所、静宁县教育局的支持下,甘肃平凉三色堇农村小规模学校联盟成立,静宁县城川镇大寨小学、庄浪县柳梁乡牛沟小学、华亭县东华镇南村沟小学、华亭县安口镇武村铺小学聚合在一起,从课程开发、课题研究、阅读推广、课堂教学、资源共享等方面抱团突围,共谋出路。2021年10月,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授牌静宁县四所乡村小学“乡村振兴与教育高质量发展研究基地”,建立了“高校科研带领,地方教研跟进,公益基金会支持,教育局行政推动,学区学校内驱践行”的乡村教育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 方明.陶行知教育名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85-86.
[2] 刘铁芳.乡村教育的人文重建:起点与路径[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8(5):21-24.
文章来源:
《中小学管理》2023年第2期 · 封面
文章编辑:崔若峰
微信编辑:黄子珂
微信设计:新媒体运营部
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连续九次入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17次居人大《中小学学校管理》年度全文转载量榜首
……